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 正文

天天看点:两位青年记者眼中的《不止不休》

时间 :2023-03-26 11:51:00   来源 : 北京青年报

电影《不止不休》正在上映。该片是由著名导演贾樟柯监制、青年导演王晶执导的现实题材励志影片。该片讲述了2003年的中国,小镇青年韩东怀揣记者理想,不顾家人阻拦离家来到北京闯荡,一路不止不休勇敢追寻自己理想生活的故事。

由于影片涉及新闻行业,反映了青年记者的成长,同时又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反映了诸多社会现实问题,因此该片上映以来引起了诸多议论和探讨。为此,我们邀请了两位年轻记者在观影以后写下了评论,希冀以青年记者的视角,对影片进行一次超越影视的文化审视。

他“犯轴”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资料图片)

大概是因为做记者的缘故,看《不止不休》,首先关注到的是戏里记者在追选题线索时,身上的那股“轴劲”。

韩东发现卖血的选题线索,最初是来自报社热线接线员。后来在天桥上,有人塞给他小卡片,上面留着“卖血”的电话。顺藤摸瓜的,韩东伪装成大学生,上了组织者彪哥的车,去医院体验和观察,发现了“乙肝代检”的线索。在和记者老师黄江沟通时,韩东发现,和其他媒体“撞题”了,他没放弃掉这条线索。从启动做报道,到决定撤稿,再到切换角度重新采写,这其中,有一头扎进陌生环境做调查的未知,也有同行竞争带来的压力,更深层的是“我能改变什么”的自我追寻。

从导演讲故事的层面看,外部环境的阻力愈大,主人公内心“坚定”的力量就愈珍贵。不过,回到现实层面,我和一同观影的同事走出影院,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他“犯轴”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我们说到新鲜感和正义感,这是很多年轻记者被吸引进入这一行业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执念。”同事说完这句话,我们都沉默了一会儿。

“很多记者做久了就变成了职业,不再是理想”,在一个简陋的餐馆包间,邻桌同行对新人韩东说的这句话让我们印象深刻。理想和职业的分界在哪里?前者黯淡后该往哪儿走?大概于年轻记者而言,落差和困惑无可避免。

电影放到结尾,故事有了个光明的结局。Joyside用低哑的嗓音唱,“孩子,请不要迷惑,这长夜将逝,曙光若现”,将情节推向高潮——韩东那篇带有公共价值的报道被采用、出现在报纸的头版。那的确是令我内心一颤的瞬间,我们必须承认,那些拼尽全力、觉得一切值得的时刻是我们曾热烈且真实体会过的。

光明的另一重含义是那些陪我们蹚过这条路的人。电影里,韩东通宵写完稿,听女友絮叨出租屋的种种,疲倦但踏实;当越来越多乙肝患者在QQ上联系他表示愿意发声,那些被受访者信任的时刻,是记者生涯里最激动的部分;韩东与黄江的关系像是记者和编辑,黄江对韩东的认可蕴藏在冷峻的专业框架里。韩东用邮件传送稿件的方式也充满纸媒时代的怀旧感,他或许抱着忐忑的心,点击“发送”按钮,随后如同现实里的情形;他知道另一端有双期待的眼睛,而那些在出租屋、小旅馆或24小时网吧里产出的文字,终将得到珍贵对待。文/张帆

新闻当事人的勇敢更加可贵

电影背景是2003年非典过后,跨年夜,年轻记者街采人们的新年愿望,充满希望和奔头。多年后的今天,看电影时有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我们走过疫情,能摘掉口罩畅快呼吸,能挤入人群感受人间烟火,人们难掩内心欣喜。影片中,跨年夜,天空烟花绽放,梦回过去不久的2023春节。

电影中的记者属于调查记者的范畴,在新闻行业内属于稀缺工种。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很容易被迭出的热点所吸引,变得容易遗忘。作为媒体人难免陷入怀旧情绪,反思自己是否成了影片中所说的那类“把新闻当职业而不是理想”的记者。

就像影片中说的,能被人们记得的记者是极少数,能在短短一年内就熟练、周密地完成调查采访并影响一亿人命运的记者是被理想化的英雄般的存在。影片中,年轻记者韩东初次陪张颂文饰演的资深编辑一起执行采访矿难就大获成功,影片中更多呈现了记者见证的矿难事件中家属们的悲痛、矿主们的无情,这样的情景是真实灾难事件中经常发生的,但记者真实采访时如此顺利的仍是少数。除了记者本身经验的加持之外,还有很多运气成分在,大多不可复制。

因为采访中受挫、被拒是常态,新闻机构在招聘记者时多会要求“抗压能力强”。

影片看来更像是全景式地介绍新闻工作,让公众对新闻的幕后生产过程和价值有所了解和认可,但并没有更深地触及新闻行业面临的现实问题。除了依赖个人的坚守和理想主义之外,做新闻需要什么。

年轻记者韩东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正义之士,为了新闻理想愿意接受更低的报酬,住着局促的出租屋,仍锲而不舍地完成乙肝患者体检代检的调查。这些场景有着现实的依据——记者不属于高薪职业,从事新闻职业多少有些理想成分。但理想面对现实时,难免会退缩,当退无可退的时候,很多前辈和同行选择离开,这也许是把理想变成职业之前的最后坚守。

作为记者,我觉得相比记者的勇敢,那些新闻当事人和专业人士的勇敢更显难得和珍贵。影片中那些向记者讲述家人经历的矿难家属、直面镜头的乙肝感染者、敢于表达专业态度的医生更容易让我感动。正是这些人的勇敢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报道,社会需要这些勇敢的声音。文/家南统筹/满羿

相关

张颂文:票房非电影好坏唯一标准

3月25日,电影《不止不休》太原路演,主演张颂文在社交媒体上发长文,透露接替生病的白客参加路演活动的原因,并表示自己尽力参加路演一是因为被电影中“一个记者为被歧视人群发声”的故事所打动,二是愿意尽力支持优秀的主创和幕后团队。

张颂文在文中称,“很多网友给我留言说我在电影中戏份不多,这样参加路演,万一票房不好会被人骂。抱歉,我不怕的,我向来不觉得票房是衡量一部电影好坏的唯一标准。”

“今天,我为什么要尽力为《不止不休》跑路演呢?”张颂文在文中写道:“故事是当初打动我的第一个理由:一个记者为被歧视人群发声。看剧本时我为之动容。”同时,他还提到制片公司选择投资拍摄这样的题材以及青年导演王晶的敬业,都是促使他来参加路演的原因。文/北京青年报记者肖扬

标签:

推荐文章

X 关闭

X 关闭